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当前位置:首页> 经贸摩擦 > 经贸摩擦

法律服务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机关本部)咨询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蜀兴西街36号四川国际商会大厦1004室
电话:028-68909184
028-68909185
(政务中心)咨询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草市街2号5楼四川省政务服务大厅四川省贸促会窗口
电话:028-67831630
QQ群:446790204
                  458444860
                  904399187
邮箱: SCHFLB@126.com

经贸摩擦

【知识产权信息】韩国专利申请和审查程序介绍

来源:贸法通发布时间:2023-07-10

一、 申请类型

与中国相同,韩国专利类型也有三种: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但是,韩国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分别由三部不同的法律来约束。

  • 发明专利由《韩国特许法》规定,保护期限是20年。

  • 实用新型由《韩国实用新型法》规定,保护期限是10年。

  • 外观设计由《韩国外观设计保护法》规定,保护期限是20年。

与中国不同的是,韩国的实用新型可以与发明专利类型互换。自申请日起至收到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之日起30天以内,申请人可以在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之间进行类型变更。


二、 申请途径

外国申请人在韩国提交专利申请可以通过三种途径:直接提交途径、《巴黎公约》途径、PCT进国家阶段途径
  • 直接提交途径即直接向KIPO递交专利申请。
  • 《巴黎公约》途径与我国的相同,申请人在公约成员国提出专利申请后,可以自申请日起12个月(发明或实用新型)或6个月(外观设计)内,向KIPO就相同的主题提出专利申请,并要求享有优先权。
  • PCT进国家阶段途径是指,申请人提交PCT申请后,可以自优先权日起31个月内进入韩国国家阶段。
这三种途径中无论是哪个途径,申请人都可以先提交英文,然后可以自申请日起14个月(直接提交途径)、优先权日起14个月(巴黎公约途径)、优先权日起32个月(PCT途径)内补交韩文译文。
此外,申请费对于这三种途径是一样的,约为240人民币左右,没有权利要求超项费或说明书超页费。但是,实审费和年费均与权利要求数量有关,收费结构为基本费+每项权利要求费用ⅹ权利要求数量。例如实审费构成为760 +230ⅹ权利要求数量(单位为人民币)。


三、 审查流程

韩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流程总体如下:

流程.png

图片

与中国实审流程有所不同的是,申请人在收到驳回决定后,可以选择请求原审查部门再审或直接去韩国知识产权审判和上诉委员会(KIPTAB)复审。两者的期限均为收到驳回决定之日起30天内,再审请求必须在修改申请文件的情况下才能提出,而复审则不能修改申请文件。此外,再审请求之后如果再次收到驳回决定,则此时无法再请求再审,只能走复审程序。

韩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审查流程和发明专利申请的基本相同,即同样采用实质审查制度。这点与中国的实用新型审查流程非常不同。实际上,在2006以前,韩国的实用新型申请采用的也是形式审查制度,但从2006年10月开始,韩国的实用新型的审查变为实质审查,也即对实用新型申请进行新颖性、创造性审查。审查程序的转变导致韩国的实用新型申请量从最高峰时的每年4万件逐渐降至现在每年5000件左右。


四、 加快审查程序

KIPO提供了多种专利申请加快审查的程序,供申请人选择使用。各种加快审查程序的官费均为20万韩元(约1000人民币)。

(一)PPH

在韩国可以提交基于同族申请的外国审查成果的双边PPH和基于国际阶段工作成果的PCT PPH。
PPH请求可以在提实审同时或之后提出。虽然KIPO没有规定PPH请求必须在收到OA之前,但是从实践来看,韩国审查员往往会不接受发了OA之后的PPH请求。因此,申请人最好在OA发文前提出PPH请求。其他对于权利要求的规定以及PPH请求所需材料等与我国的规定基本差不多。
据统计,在韩国自提交PPH申请之日起,平均2.5个月左右发出第一次审查决定,平均5.8个月左右发出最终审查决定。

(二)三轨制审查体系中的加快审查程序

KIPO自2008年10月起开始实施三轨制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审查体系,申请人可以在加快审查、常规审查和延迟审查中选择最适合自身需求的审查程序。加快审查在申请后3个月开始,普通审查在申请后18个月启动,延迟审查在希望的延迟审查日后3个月启动。
韩国国内外申请人都可在提交实质审查请求的同时或之后提出加快审查请求。
此类加快审查程序,不限技术领域,但需要申请人提交KIPO指定的检索单位出具的现有技术检索报告。
KIPO在收到现有技术检索结果后大约1个月左右可以作出加快审查决定,大约2-3个月可以发出审查决定。但随着案件增多,KIPO的审查周期会变长到6个月或更长。通过KIPO指定检索单位做出检索报告并递交现有技术的费用大约为1000多美元。

(三)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相关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加快审查程序

2018年1月1日以后的专利申请,KIPO可以对下列属于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的专利申请进行加快审查:人工智能、物联网、3D打印、无人驾驶、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机器人、智慧城市、AR/VR、创新药物、新可再生能源、定制化医疗保健、无人机、新一代通信技术、智能半导体和先进材料。

申请人在提交加快审查程序请求时,需要提交现有技术检索结果。根据韩国专利局的统计,从提交加速申请请求至专利授权,大约需要5.5个月。

此外,韩国还有以专利申请的实施为理由的优先审查、特殊领域(例如国防)专利申请的优先审查、绿色技术超快审查程序等,由于限于韩国国内申请人或需要满足一定的证明条件,因而外国申请人使用较少,这里略去介绍。


五、 AI相关发明的审查

针对与AI相关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KIPO于2020年4月公布了《AI相关发明审查案例》,并于2021年1月公布了与第四次工业革命有关的重要技术领域的《专利审查指南》,其中包括AI领域的专利审查指南。

根据该最新的针对AI相关发明的《专利审查指南》,与AI模型的构建、训练和应用相关的发明都属于专利保护客体。

对于AI相关发明,说明书应该详细记载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现该发明的具体手段,包括:技术问题、解决方案和相应的技术效果,特别应该详细说明与AI相关的技术配置,包括例如:

  • 如何处理原始数据以生成训练数据

  • 原始数据和训练数据之间的相关性

  • 训练AI模型所使用的技术方法(例如,说明所使用的神经网络和使用该神经网络训练模型的过程或手段)

  • AI模型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之间的相关性

  • 如何利用这种相关性解决技术问题等

关于此类发明的创造性审查,该指南指出,将公知技术简单替换为AI算法的发明、利用AI 技术将人工执行的过程或商业方法计算机化的发明、仅简单修改了常规的AI技术的发明,是不具备创造性的典型情况。

而如果用于实现AI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包含区别技术特征(例如,数据预处理、训练模型具有区别技术特征)、使用AI输出的结果数据中包含区别技术特征、AI的应用产业领域完全不同等,并且区别技术特征带来了更好的技术效果,则发明容易被认为具备创造性。


六、 授权后程序

韩国的专利授权后程序主要有三种:订正程序、撤销程序、无效程序。

(一)订正程序

专利权人如果发现已授权专利存在瑕疵,可以向KIPTAB提出专利订正请求,以修改其专利。专利权人可以对权利要求书、说明书或附图进行修改,但修改的范围仅限于缩减专利权利要求范围、更正错误记载事项以及明确模糊的记载事项。

专利订正请求没有特别的时间限制。即使在专利权终止后,也可以提出,但是在专利撤销申请在专利法院审查中且结果作出前的期间,以及无效审判在专利法院进行期间不得提出。

订正程序的审理按照单方审理形式,由KIPTAB成立合议庭审查。

(二)撤销程序

从2017年3月起,任何人可以在专利授权公告6个月内对已授权专利提出撤销申请。专利撤销程序旨在为公众提供对专利提出异议的机会,帮助专利局纠正审查工作的错误。

撤销请求由KIPTAB受理。撤销请求的理由仅包括新颖性和创造性以及重复授权。撤销请求的证据仅限于书面或者电子公开出版物,不允许仅以实质审查过程中使用过的证据来提出撤销请求。

在审查撤销请求过程中,当KIPTAB拟作出撤销专利的决定时,应当将撤销专利的事由通知专利权人和请求人,并给予他们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书面意见的机会。专利权人可以在提出书面意见的同时对权利要求书、说明书或附图进行修改,但修改的范围同样仅限于缩减专利权利要求范围、更正错误记载事项以及明确模糊的记载事项。

如果KIPTAB作出撤销专利的决定,专利权人可以在30日内向专利法院起诉。撤销程序通常为单方程序,由KIPTAB进行书面审查。韩国撤销程序的平均审理周期为9个月左右。

(三)无效程序

在专利授权后的任何时间,利害关系人或专利审查员可以向KIPTAB对专利提出无效请求。无效理由可以包括新颖性、创造性、重复授权、不清楚、不支持、超范围、不符合授权客体等。在无效请求审理期间,专利权人也可以对权利要求书、说明书或附图进行修改,修改的范围与订正程序和撤销程序相同。无效请求的证据形式没有特别限制,书面以及物品均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且可以申请证据的保全。

无效程序为多方程序,KIPTAB通常会举行听证或口审,对于复杂案件,甚至会有多次听证会。无效请求人和专利权人均可以针对无效决定向专利法院提起诉讼。韩国无效程序的平均审理周期为8个月左右。

办公地址:中国 · 成都 · 金牛区蜀兴西街36号 四川国际商会会馆10-12层

联系电话:(028)68909113

办证咨询:机关本部(028)68909185 政务中心服务点(028)67831630

传       真:(028)68909100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367号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四川省委员会 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00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