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1日,美国企业DAK Americas LLC、Nan Ya Plastics Corporation, America和Auriga Polymers Inc.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和美国商务部提交申请,称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701和731条,申请对原产于中国、印度、韩国、中国台湾和越南的细旦涤纶短纤(Fine Denier Polyester Staple Fiber)启动反倾销调查,同时对原产于中国和印度的细旦涤纶短纤启动反补贴调查。涉案产品的海关编码为5503.20.0025。目前,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产业损害调查程序已经启动,美国商务部将于20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申诉方在申诉书中指出,2016年4月~2017年3月,从美国进口细旦涤纶短纤的市场份额来看,中国所占份额达到55.6%、印度占比10.2%、韩国占比7.0%、中国台湾占比5.4%、越南占比8.1%。上述五国(地区)合计在美市场份额达到86.2%。申诉方声称,原产于中国、印度、韩国、中国台湾和越南的细旦涤纶短纤在美国的销售价格低于正常价值,并且中国和印度产细旦涤纶短纤存在政府补贴,从而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因此申请对其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
这是2017年以来美国企业第四次针对中国产品申请启动双反调查,前3起已经正式立案的的涉案产品分别是铝箔、工具箱和工具柜、可用于机加工的冷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