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国未解封·海外客不多 旅游业难现井喷式增长
4月马来西亚重开国境,但基于亚洲多国仍未完全解封,预计游客不会出现井喷式增长。马中旅游文化促进商会(MICA)总会长拿督伍安琪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说,国境重开后1、2个月的入境游客量,预计不会多,所以会员企业都会视游客流量,逐步采取方式陆续聘请员工。
她坦言,虽然马来西亚重开边境,但是中国仍未松绑,中国人民出国后回国的隔离天数是14+7,此情况下,一般中国游客不会到马来西亚游玩。“我们主要是接待中国团,一旦中国不开放,我们的生意就受到限制,现阶段只能保持观望的态度。”
2.世界领头羊 马来西亚供应全球65%手套
马来西亚橡胶手套商公会(MARGMA)基金会主席刘昭甫指出:马来西亚的手套制造业是世界领头羊,目前供应了全球65%的手套。2020年马来西亚供应给世界的手套量为3200亿只,2021年增至3600亿只。
3.与中企签代工协议 日新引入电动自行车
日新集团(NIHSIN,7215,主板消费股)独资的日新电动车技术,与中国东莞台铃车业公司签署代工协议,携手打造eBixon电动自行车。
台铃车业将负责制造eBixon电动自行车,并将包括备件和软件的半组装产品,交付给日新电动车技术在马来西亚本地组装、测试及质量控制与调试。双方早在去年10月便签署产品开发协议,以台铃车业现有D-80车款来开发电动自行车。随着原型开发成功,双方目前正步入商业投产阶段。
4.马来西亚贸消部长:电商交易增50%,达2546亿
国内贸易及消费人事务部长拿督斯里亚历山大南达林奇说,在线交易的使用,尤其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逐渐增加。据马来西亚统计局记录,电子商务交易在2021年第一季度跃升至50%,相当于2546亿令吉。
2020年马来西亚电子钱包的使用量也增长了131%,交易量超过6亿次。此外,该部开展了消费者赋权指数(CEI)调查,得分仅为63.1%,这反映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处于中等水平,因此该部将继续开展各种宣传计划,以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
5.俄乌战争及中国封城所致 马来西亚经济增长势头将放缓
马来西亚统计局预测,由于俄乌战争及中国因新冠疫情蔓延而对多个主要城市采取封城措施,将导致马来西亚经济增长势头放缓。
6.马新恢复陆路旅行助经济复苏 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可增长6.5%
国际贸易及工业部指出,随着4月1日起马来西亚新加坡全面恢复陆路旅行后,将为后疫情的经济复苏提供强大动力及促进旅游业发展,进而为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贡献5.5%至6.5%的增长率。
7.订单减少零件短缺 威铖次季净利润降3成
印刷电路板组装订单减少与零件供应受扰,持续困扰着威铖(VS,6963,主板工业股),导致该公司2022年第二季度净利率大降30.26%,达4448万7000令吉。
8.马中合作出版 友好关系发展史
马中文化交流合作新篇章!马中友好协会与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近日通过线上举行项目签字仪式,合作出版《中国—来西亚友好关系发展史》。签约仪式上,马中友好协会会长拿督马吉德和甘肃省社科院院长王福生,分别代表双方合作单位共同签署联合编写《中国—来西亚友好关系发展史》协议。
2013年,自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马来西亚是最先响应和支持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在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马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两国不断增进文化共识,深化文化、艺术合作,有力地推动了两国人文交流。
9.马来西亚卫生部与中国合作 发展传统与辅助医学领域
近日,中国与马来西亚举行《传统医学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线上续签仪式,加强和促进两国在中医药执业、教育、培训和研究的合作。
马来西亚卫生部长凯利表示,卫生部将致力发展传统和辅助医学领域,以期将其与现代医学领域相结合,努力改善国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这份合作备忘录旨在鼓励和促进马中两国在实践、原材料、产品、教育、培训及研究方面的合作。
10.线上线下混合成趋势 会展预计开斋节后活跃
马来西亚会展主办与供应商协会(MACEOS)会长张国平说,主办会展需经过多个月甚至需一两年来筹备,因此纵然国门开放,但会展活动无法马上炙热。
鉴于旅游和航空成本高,加上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事件造成的不稳定因素,许多公司可能因节约成本,导致商务旅游受限。在此限制下,线上线下混合的会展举办模式比较现实。此外,马来西亚政府将在5月1日实施最低薪金制,因为会展行业关乎组织和管理工作涉及的人员比较专业,所以最低薪制不会对该行业有太大影响。
(MACEOS成员涵盖本地主要城市29个会议中心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