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说明:本期报告均来源于公开资料,不保证所含的信息和建议不发生改变。我们力求《印度国家商情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建议使用本期报告的单位在执行具体的经贸活动时再作专业咨询。
第一章:中印经贸
鉴于中国疫情反复以及其外溢的供应链波动,美国大型科技公司积极响应印政府激励政策加大对印投资
包括苹果、亚马逊、谷歌在内的多家美大型科技公司正加大对印投资力度,希望挖掘印巨大工业和消费潜力,并降低对华依赖。2020年谷歌母公司Alphabet设立100亿美元的“印度数字化基金”,其中约一半投资于印电信巨头Jio平台,鼓励其为印低收入人群制造廉价智能手机。
(来源:《观察家报》)
第二章:宏观战略
1. 印度经济基本面全球独领风骚,但油价高企、美联储加息、中国疫情蔓延、俄乌冲突升级仍是重大风险
虽然印经济面临重重挑战,但与其它国家相比,印当前经济基本面相对稳健。就通胀而言,美国、欧元区CPI通胀分别达8.5%和7.5%,创40年新高。尽管印国内油价、食品价格近期涨幅明显,但CPI通胀仍低于7%,明显低于金砖四国中的巴西(11.3%)和俄罗斯(16.7%)。2022-23财年,印预期GDP增速为7.2%,高于中国的5.5%,美国的3%,欧元区的3.3%。此外,巴西经济已陷入停滞,而俄罗斯GDP更是预计将萎缩10.1%。此外,印税收占GDP比值目前位于历史最高水平,出口也实现大幅增长,至4000亿美元以上。
(来源:《The Print》)
2. 民粹主义盛行大幅推高印度各邦负债水平,旁遮普、西孟加拉等邦或重蹈斯里兰卡经济危机覆辙
民粹主义政策可能将印某些邦拖入当前斯里兰卡正在经历的严峻经济危机。近年来,虽然斯里兰卡逐步转型为中高等收入国家,但其未能解决外国直接投资不足,以及出口产品过于集中的问题,主权债券融资、高利息短期借贷成为支撑斯里兰卡经济的主要支柱。此外,斯大规模减税政策恶化政府财政状况,同时农业向有机农业转型大幅推高食品价格。当前,斯通胀率已飙升至17.5%,而外汇储备缩水至19亿美元,仅足以应付一个月的进口支出。对印一些邦而言,斯经济危机有重要借鉴意义。
(来源:《Quartz India》)
第三章:政策治理
1.为提高全球贸易竞争力,莫迪政府拟建立职业技能教育体系、加速自贸协议谈判、促进行业公平竞争
近日,印竞争力和工业发展研究所(CUTS)在名为《为包容性增长建立竞争力》的白皮书中,为提高印贸易竞争力提出四点意见。一是印需对教育、健康等领域进行更为有效地投资,建立面向未来的职业技能教育体系。实现这一目标需联邦政府和各邦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更好协同合作。二是印需通过与其它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助力本国企业进一步参与全球供应链。三是印需在不违反相关贸易竞争法前提下通过生产挂钩激励措施,吸引外资,并帮助国内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四是印需建立并完善国家竞争力政策,为本国企业提供营商便利,并消除行业壁垒以促进公平竞争。此外,印商工部工业和贸易促进司也正在制定跨邦行业比较指数,以此指导印建立公平竞争环境。
(来源:《铸币报》)
2.印政府税收收入实现创纪录增长,不仅反映疫情后经济的快速复苏,也为政府增加资本开支创造条件
在最近公布的财年预算中,印财政部表示2021-22财年税收收入实现创纪录增长,较上年同期增长34%,达27万亿卢比。印财政部表示,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后印经济实现快速复苏的有力证明。同时,政府税收显著增长也有助于国家尽早实现GDP总量达到5万亿美元的战略目标。2021-22财年印GDP总值约为3万亿美元。近年来,印名义GDP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2021-22财年,印政府征收公司税总额为8.6万亿卢比,而上一年同期仅为6.5万亿卢比。这侧面反映印政府优化营商便利环境助力企业提升收入已取得明显成效。印财政部还表示,随着2022-23年财政预算扩大资本支出力度,未来几年印国内制造业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当前财年,印政府划拨的资本开支达7.5万亿卢比,远超上财年的5.5万亿卢比水平。
(来源:《论坛报》)
第四章:重点行业
1. 印政府抓住全球供应链中断的历史机遇大力推动本土电子产业发展
HCL联合创始人Ajai Chowdhry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背景下,印及时推出制造业激励政策,已抓住电子硬件领域巨大机遇,为印向全球电子和半导体生产大国转型奠定基础。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以及俄乌冲突给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带来巨大不确定性。在这一背景下,莫迪政府推出7600亿卢比的激励政策,为半导体、显示器制造、设计生态系统等行业提供资金支持,巩固印在全球电子产业链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该激励政策包括四个关键计划:一是在印建立半导体制造厂;二是建立显示晶圆厂;三是建立复合半导体/硅光子学/传感器工厂和半导体组装、测试、标记和封装设施;四是设计关联激励组成部分。
(来源:《Devdisourse》)
2.俄乌冲突冲击全球供应链,制造成本飙升、交付时间延长,迫使汽车厂商扩大自印零部件采购
俄乌冲突导致钢铁等原材料价格飙升,威胁全球汽车行业中小微企业生存,并迫使印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扩大采购本土产品。由于投入成本上升,零部件制造商如Lumax、Sona Comstar、Minda Industries和Sandhar Technologies已被迫采取替代生产方案以降低成本。虽然许多东南亚国家正推出政策吸引零部件制造商落地生产,但印既有产业集群为上述公司提供更佳选择。据悉,一些汽车制造商已开始在印国内加工零部件。目前,由于全球供应链受阻,一些汽车零部件采购合约交付时间已延长至9个月。这迫使汽车厂商加大自印本土采购零部件以防止生产中断。零部件制造商也希望借深度本土化降低供应链风险。最近,莫迪政府宣布ACC电池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关联激励计划。
(来源:《经济时报》)
第五章:疫情动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4月21日更新的数据,印度报告2,380例新增冠状病毒感染病例,COVID-19病例总数上升至43,049,974例,活跃病例上升至13,433例。当日累计死亡人数攀升至522,062人,新增死亡人数为56人。印度卫生部表示,活跃病例占感染总数的0.03%,而全国COVID-19康复率保持在98.76%。在24小时内,活跃的COVID-19病例增加了1,093例。
自4月6日印度在孟买首次发现1例新冠重组毒株XE感染病例后,近一周印度单日新增病例数激增90%,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比例更是在一夜之间从0.3%升至0.8%。印度卫生部门现不排除XE毒株会覆盖奥密克戎成为该国主要新冠病毒的可能性。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