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最重要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覆盖世界近一半人口和近三分之一贸易量,是世界上涵盖人口最多、成员构成最多元、发展最具活力的自由贸易区。
小编将通过对RCEP成员国的产品准入要求、标准等技术性贸易措施进行介绍和分析,助力出口企业破解国外技贸壁垒,实现高质量出口。
本期的主角是新能源汽车,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2年,汽车出口继续保持较高水平,汽车出口311.1万辆,同比增长54.4%,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
一、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在出口监管要求方面对比,如下表所示 二、报关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出口时的报关风险提示大致有三方面:一是单,二是证,三是货。 海关确认车辆进出口合法性的先决条件就是单单相符、单证相符、单货相符,其中,“单”要求报关单、装箱单、合同、发票、运单及在内的各类随附单据与电子数据(单一窗口)要准确一致;“证”要求报关过程中所提供的许可证等要准确一致;“货”则要求货物与单证相一致,不允许少报或漏报的情况。 三、部分国家/地区对新能源汽车的进口认证要求 01 日本 日本对进口新能源汽车监管的部门主要有日本国土交通省(Ministry of Land, Infrastructure, Transport and Tourism,简称MLIT)和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 Committee ,简称JISC)。 日本的汽车技术法规体系比较复杂,涉及了多个部门,但是具体法规的实施统一由日本国土交通省负责,相关主要的技术法规包括下表: 日本政府采用政府测试和批准的形式对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汽车(即型式认证)进行认证,型式认证过程中政府的职责是制定法规,制造商执行过程中需符合法规,政府通过批准程序强制制造商,确保其遵守法规。 进口车在日本所涉及的认证制度主要有三种:型式指定制度、共通构造部型式指定制度及进口车特别对应制度,前两种为常规的型式认证,类似于中国的产品准入公告,市售的车辆无论是否在日本生产均需要适用于此认证模式,进口车特别对应制度为日本政府为了促进汽车进口而采取的特别优待制度,该制度仅适用于单一车型年销量5000辆以下的汽车。 日本汽车型式认证的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 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