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将对中方医疗器械采购展开IPI调查,或限制中方参与投标
发布日期:2024-04-16
据彭博社4月15日报道,欧盟拟对中国医疗器械采购在新工具《国际采购工具》(International Procurement Instrument, 或IPI)下展开首个调查,最早可能于4月中旬宣布,这或导致欧盟限制中国企业参与欧盟内相关领域的投标。
报道说,如启动IPI调查,欧方需在九个月内结束;如果证实了欧盟对医疗器械领域的相关担忧,欧盟可采取措施限制中方参加公开招标。据IPI规定,这些措施可能意味中方分数调整或完全排除非欧盟投标人。投标人从受IPI措施限制的企业分包的数量也将受限制;特殊情况下如没有其他投标方时,合同签订机构也可决定不实施某些IPI措施。
报道说,欧方此举意味着这将是欧盟首次动用新工具IPI。IPI于2022年生效,欧盟原打算用该工具来促进所谓公共采购市场准入的“对等”。据报道,该调查将收集企业和成员国的信息,其初步目的是与中国政府进行对话,以确保双方市场的公平和开放。
报道认为,欧盟去年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七月前可能对在华制造的电动汽车宣布反补贴税初裁措施;在此背景下,如果欧盟在IPI下展开调查则可能使欧中关系紧张加剧;IPI的使用也有欧洲正在实施的的经济安全战略有关,该战略旨在加强欧盟的出口管制和投资审查。
报道称,中方推动国内医院使用更多国产设备可追溯到2015年的一项决定。在过去两三年里,中国多省采取进一步措施,提高中企向医院供货机会。这些举措是 "中国制造 "计划的一部分,旨在到2025年促进关键领域中国国内产业发展。
报道称,近年来,随中国各地政府对许多类别设备提出严格国产产品要求,中方对医疗技术本地采购和国家导向采购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据欧盟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引用的数据,这一转变使中国在这些商品上的贸易逆差从2019年的13亿欧元变成一年后的52亿欧元(55亿美元)顺差。
据报道,欧盟一直对中国的采购市场表示“不满”,欧委会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去年访华时提出这一问题。德国总理朔尔茨周日抵达中国,希望中方“促进自由贸易和平等的商业机会”,与一周前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相呼应。
报道还援引欧方智库数据称,2022年中国医疗技术市场的价值达1350亿欧元(1450亿美元)。该行业主要欧洲制造商包括西门子和飞利浦。欧盟认为,中方整推动实施其 "中国制造 "政策及其到2025年使生产 "核心医疗设备部件 "的中国公司达到85%国内市场份额的目标。其中,高端设备的目标是 70%。
报道还引用了中国商务部贸易救济局主要负责人4月10日在布鲁塞尔会见欧盟委员会官员,第一时间就欧盟对中国风力涡轮机供应商发起补贴调查以及再次发布关于中国经济存在“严重扭曲”的报告等问题进行严正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