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贸促新闻 > 贸促新闻

新闻中心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机关本部)咨询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蜀兴西街36号四川国际商会大厦1004室
电话:028-68909184
028-68909185
(政务中心)咨询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草市街2号5楼四川省政务服务大厅四川省贸促会窗口
电话:028-67831630
QQ群:446790204
                  458444860
                  904399187
邮箱: SCHFLB@126.com

经济观察丨抢跑“下半场” 智能网联能否成为川渝汽车产业“得分项”?

来源:川观新闻 发布时间:2024-05-19

业界一个普遍观点认为,汽车产业的未来,“上半场”是新能源汽车,“下半场”是智能网联汽车,这样的观点正加速演进成为现实。5月16日至18日,第十届成都国际汽车零配件及售后服务展览会现场,5万平方米的精品展场上,智能网联领域的众多国内外企业“扎堆”,在成都国际汽配展举办10年间,首次成为舞台中央的“第一主角”。


这是一种鲜明而强烈的信号:在全球汽车产业竞争加剧的当下,智能网联汽车正以更快的速度走到大众面前。成都作为全国首批、中西部唯一的综合型“中国软件名城”,乘四川智能网联测试能力居国内第一梯队的“东风”,在汽车产业的下半场能否成为“主战场”?


第十届成都国际汽车零配件及售后服务展览会现场(四川省贸促会供图)


全球汽车产业变局加速演进

中国汽车出口进入“四性”兼备新阶段


大众对于汽车产业的关注度,正站在历史的高点,行业内外亦是如此。作为第十届成都国际汽配展的主办方,四川省贸促会相关负责人感慨万分:一个聚焦汽车零配件和售后服务等细分领域的地方展会,参展企业规模和国内外专业观众数量持续创新高,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汽车工业领域的相关机构和企业赴会场洽谈业务。


这样的高热度,源于当下在激烈震荡中前行的汽车产业。现场,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丁燕用几组数字,为当下全球汽车产业变化勾出重点——新能源汽车的全球渗透率持续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量为1271万辆,渗透率达到15.3%。特别是瑞典、挪威等一些欧洲国家,渗透率甚至超过50%,也就是说,每两辆车中就有一辆车是新能源。


“东亚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超过了25%。目前全球发展最好的就是中国、西欧、北美这三个市场。”丁燕介绍,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量已超过780万辆,较2022年增加了近200万辆的规模,这与欧美放缓的节奏相比,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更显强劲。


从相关机构发布的数据看,去年12月单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40%,这意味着,每卖10辆车中就有4辆是电动车。“新能源车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持续扩大,一方面是因为电动化发展路线加速,纯电和插电这两种动力形式‘双双发力’,加速缓解了消费者的里程焦虑;另一方面,汽车价格总体下降,让利于消费者,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丁燕认为。


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总师办副主任黄永和看来,全球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百年未有的变局,这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汽车制造工艺技术取得较大技术进步,产品竞争力加速推动产业链价值链提升;二是全球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期且汽车生产集中度非常高,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前20名的品牌销售量达到999万辆,占市场份额高达66%,而这其中,中国品牌数量在全球占比又超过了1/3;三是我国汽车市场整体回暖向好,预计到2030年纯电动将成为主流的技术路线,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将超过80%。


“虽说欧美从短期看有放缓的节奏,但其短期目的主要是为了变被动为主动,掌握定价权,从长期看全球电动化的战略是不会变的。”丁燕分析认为,当前中国出口到全球的新能源汽车数量持续提升,尽管去年这一占比已超过25%,但仍不足出口总量三成,空间大有可为。


“中国汽车‘走出去’,到了必要性、可行性、机会性和战略性兼备的新阶段。”她说。


第十届成都国际汽车零配件及售后服务展览会现场(四川省贸促会供图)


细分领域抢跑

川渝携手发力智能网联


当前,我国已建成国际一流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的统计显示,汽车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领域,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超过10万家,规上企业达1.3万家左右,覆盖原材料、零部件、总成+整车制造、基础设施及服务等全产业链。


“尤其是在动力电池领域,国内已形成包括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西南四大产业集群。”黄永和介绍,去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较上年同比增长31.6%,全球占比超过10%,其中宁德时代、比亚迪合计的市场份额超过了70%,前10的企业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97%。


瞄准汽车产业细分领域发力,众多参展参会洽谈的川渝展商和专业观众,将注意力更多聚焦在智能网联领域,首发首秀首展接连不断。


在展场5号馆,数十家来自国内外的同行将最新产品摆放在各自展台显眼处。在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落地孵化的成都通广网联科技有限公司展台内,其最新研发的感通算一体化智能路侧单元产品首次问市。“作为全球首个将通信和计算进行集成感知的智能路侧单元设备,将让聪明的车、智慧的路、灵活的‘云’运行提高数倍。”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实际上,这是来自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技术团队,其自动驾驶车队场景建设项目不仅创造了四川省内的多项“第一”,还成为中德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示范基地的重点项目之一。


“在成都建设的中德智能网联封闭测试场,目前已吸引信通院、腾讯、德赛西威等龙头企业相继落户发展,具备L2级以上辅助驾驶功能车型占比达50%,正加快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基地和车载智能系统控制产业园。”该园区运营方,成都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园区也是经工信部批复,国内唯一具有国际合作背景、测试场景最全面、设施设备最先进的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示范基地,其测试场景多达260余种,实现了专业网络全覆盖,路侧设施设备、车辆等全面感知。


第十届成都国际汽车零配件及售后服务展览会现场(四川省贸促会供图)


近年来,四川加快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和车联网产业,省内已聚集100余家国内外头部企业,智能网联测试能力在国内处于第一梯队,同时推动成都进入住建部、工信部“双智”试点,部署了约8万个通信路侧单元,初步构建起“车、路、云”协同的车城网。此外,正加快打造集标准制定、检测检验、示范应用、国际合作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等。


当前,川渝两地正联手加快打造共建高水平汽车研发生产制造基地,并围绕“国内领先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发展目标,大力培育发展汽车后市场产业生态集群,拓展新业态、新模式。数据显示,川渝两地现有45家整车企业和1600多家配套商,全域自主配套率超过80%,智能网联领域的关联企业高度集中。


“聚焦这一细分领域,本届展会特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区,重点推动四川智能网联、车载系统与重庆整车等优势资源整合利用,助力川渝汽车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省贸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一个细节颇耐人寻味:在众多参会参展人群中,葡萄牙、波兰、德国等多个国家的政府部门负责人,针对本国汽车产业发展环境和投资合作机遇进行现场推介,盛邀中国企业和投资者开展深度合作。


“慕尼黑是全球物联网领域的国际中心之一,特别是慕尼黑到纽伦堡之间,还有德国全国唯一一条可以进行汽车自动驾驶测试的高速公路,这也是很多中国企业选择落户到巴伐利亚州的原因,我们愿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在该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德国巴伐利亚州中国代表处华西地区项目经理周灵婕说。

办公地址:中国 · 成都 · 金牛区蜀兴西街36号 四川国际商会会馆10-12层

联系电话:(028)68909113

办证咨询:机关本部(028)68909185 政务中心服务点(028)67831630

传       真:(028)68909100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367号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四川省委员会 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00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