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第十届中国(成都)智慧产业国际博览会开幕,展会以“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智慧社会”为主题,展览面积20000平方米,吸引近200家行业领军企业参展,涉及智慧城市、信创产业、低空经济、北斗生态、智慧能源等重点领域。
启幕仪式 四川省贸促会供图
十年发展历程结满硕果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智慧产业已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自2016年首届智博会举办以来,见证了四川人工智能产业、智慧能源产业的稳步提升。据统计,十年间,智博会累计展览面积20万平方米,专业观众人数18万人次,展商超2000家,促成贸易投资合作金额近90亿元。
十年发展,智博会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方向,展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参与度不断增强,效能辐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江苏等多个省市,已从最初的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板块发展到如今涵盖信创、北斗、低空经济、能源等四大展览专区。
四川省贸促会副会长、四川国际商会副会长范军表示,成都智博会不仅在规模和影响力上有着显著提升,还在“以展促产”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促成了众多标志性项目落地,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会议现场 四川省贸促会供图
强化平台交流功能,四川智慧产业持续升级为智博会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实基础。
数据显示,2024年,四川人工智能产业营收1300亿元,同比增长25%,在逻辑芯片设计、服务器、算法平台、行业大模型、机器人等领域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在智慧城市、智慧制造、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领域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
10余场主题活动凝聚智慧
本届智博会为期三天,将同期举办2025年中国智慧产业链国际应用大会、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北斗规模化应用与低空经济发展专题活动等10余场主(专)题活动,涵盖“北斗规模化应用”“低空经济政策解读”“智慧能源技术创新”等前沿议题。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表示,当前,世界数字技术革命与能源转型浪潮加速交汇。“对能源而言,推动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既是破解能源安全、信用治理等全球性难题的关键,也是培育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路径。”
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以“科技创新智慧赋能”为主题,对未来智慧能源核心趋势进行了预测,有三个方向尤为关键:第一,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将深度重塑能源决策与管理范式;第二,能源系统将向更柔性、更协同、更去中心化的网络生态演进;第三,数字技术将催化能源产业跨界融合与新业态的爆发。
从长远来看,智慧能源是驱动绿色未来的关键引擎,是践行国家“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
在这方面,四川具有突出优势。作为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绿色智慧能源装备研发制造基地,近年来,四川大力发展以光伏、风能、氢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构建起全方位、全周期产业支撑体系,已经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引领地、首选承载地和创新策源地。
展会现场 四川省贸促会供图
推动智慧产业集群集链式发展,各大主题活动提供了更多可行性方案,以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为例,其规模化应用极大程度促进了跨界融合发展,可深度融入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当前,包括智慧产业在内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北斗与数字经济和智慧产业存在着天然的融合发展基因。”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刘大可表示,一方面,在数字经济时代,北斗系统提供的时空数据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能源;另一方面,北斗具有提供全天候精准时空数据的能力,可以为发展数字经济、加强社会建设、数字政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和琼 代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