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信监管机构支持通过公私合营模式发展农村宽带网络
印度电信监管机构建议通过公私合营的模式为农村地区建设宽带网络。
本周一,印度电信监管机构表示,私人激励加上类似于建立BOT的长期服务传输模式是进行农村宽带网络建设的首选。
印度电信监管机构提到:“公私合营模式寻求的是将私有部门的技术与政府的监管相结合以克服市场失灵。公私合营不仅应被当做是缓解财政和能力限制的工具,更应该作为确保服务传输竞争力和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工具。”
印度电信监管机构表示特许经营商负责部署光纤电缆以及其他网络基础设施,并在合同期效内进行运营。合同有效期为25年,可延长10-30年。
印度国家电信设想,到2017年印度将有1.75亿宽带用户,网速2兆/秒-100兆/秒不等。到2015年9月,印度512kb以上宽带用户约1.2亿左右,仅有2720万用户来自农村,且大部分集中分布在安得拉邦、德里、卡纳塔克邦、喀拉拉邦、马哈拉施特拉邦以及泰米尔纳德邦。由于网络活动范围扩大程度已远远超过先前的预想,印度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网络差异”变得更为重要。
为确保特许经营商在给予光纤接入上对服务供应商一视同仁,印度电信监管机构建议特许经营商与服务供应商之间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另还需为电信和有线电视服务供应商保留50%的光纤接入。
此外,政府需持有26%的股份,成为特许经营商的少数股东,这样既能降低财政成本和风险,这可以帮助政府对特许经营商进行垄断行为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