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来,汽车零部件企业与我们展会共成长,从小到大。很多参展企业已经集团化发展,有些甚至参与海外并购了。”2016年11月30日,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劭阑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感慨道。
这一天,第十二届上海国际汽车零配件、维修检测诊断设备及服务用品展览会(Automechanika Shanghai,以下简称“上海汽配展”)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该展会由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和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合作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据周劭阑介绍,2004年第一届上海汽配展参展企业只有200多家,今年参展企业超过5700家,参展面积达31万平方米,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洲最大规模的汽车零配件展。在上海汽配展步入正轨,红火发展之后,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下一个目标,是要着力打造成都国际汽车零配件及售后服务展览会(CAPAS,以下简称“成都汽配展”)。
■ 上海展与零部件企业共成长
我国汽车零配件展很多,其中不乏历史悠久者,但多缺乏生命力,或沦为交易为主的“骡马大会”。上海汽配展何以脱颖而出呢?
“最大的秘诀是专业化。”周劭阑告诉记者,德国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成立于1908年,专注办展览超过100年历史了。1997年将法兰克福汽配展带到德国之外,至今在全球不同国家已经有16个Automechanika品牌展览会。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量巨大,国际贸易频繁,需求量大。由国际化的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创办的上海汽配展,正切合了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国际业务需求。“每届展会,我们都组织采购配对会,邀请专业买家和参展企业对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周劭阑认为,寻找客户,打开销路,是上海汽配展带给参展商的最大帮助之一。
周劭阑告诉记者,除了上海汽配展,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还经常组织汽车零部件企业参加海外展会,为他们提供便利。“随着上海汽配展的成长,很多参展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发展壮大了,比如骆氏、瑞立等都已经集团化发展了。”周劭阑说。
■ 成都展要特色更要接地气
在上海汽配展渐入佳境之后,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又将目光瞄向了西南市场。2014年,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联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四川省委员会共同创办了成都汽配展。
“我们已经培育了三年,但成都汽配展不能照搬上海模式,而是要更接地气。”周劭阑介绍说,成都汽配展立足西南市场,四川汽配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在成都举办展会是颇有远见的,展会能够帮助汽车零部件生产商通过同场竞技提高自身的产品质量。成都汽配展的定位是,打造中国西部地区国际化程度高、影响力大的集汽车零部件、用品及改装、维修与保养为一体的专业盛会。
2016年5月,第三届成都汽配展落幕,本届展会共有728家企业参展,观众人数达到15956人。相比上海汽配展规模较小,仍处于培育阶段。“成都汽配展在不断尝试新的东西,增加本地化特色。”周劭阑说。
据周劭阑介绍,通过不断深度剖析市场趋势、买家特点,以终端消费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构建产品板块。2017年成都汽配展将更加突出商贸、交流与投资三大特点,不断摸索西南地区汽车产业链特点,积极构建六大专区,力求呈现一个“集中、高效、丰富的参展效果”。
一是供应链采配区,力邀实力买家团现场采购,提供精准配对服务;二是汽车用品生活馆,产品种类涵盖美容养护、智能车载电子、内饰精品、改装等,现场集采购洽谈、汽车文化体验、娱乐互动等;三是快修易损件专区,汇聚品牌快修连锁,设备、工具、易损件、轮胎等优秀产品;四是商用车专区,2017年商用车专区展出面积将翻倍,吸引更多知名整车、发动机企业加入,通过现场经销商订货会、区域服务体系招商等一系列活动,打造西南区域内最具影响力的商用车贸易平台;五是新能源汽车专区,集合四川新能源汽车的各主要厂家,带来先进技术与车型发布;六是四川企业展示区,成都、广安、资阳、内江等川内各产业基地联合展示“四川造”魅力,致力于推动汽车整车与零部件企业交流互动、招商引资,构建更加完善的汽车配套产业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