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1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贸易投资资讯 > 贸易投资资讯

展会服务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机关本部)咨询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蜀兴西街36号四川国际商会大厦1004室
电话:028-68909184
028-68909185
(政务中心)咨询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草市街2号5楼四川省政务服务大厅四川省贸促会窗口
电话:028-67831630
QQ群:446790204
                  458444860
                  904399187
邮箱: SCHFLB@126.com

【媒体聚焦】三四年后,成都城区每公里都有充电桩

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16-12-29

    本报讯按常规模式发展,至2020年全市建设充电桩超过11万个,总体桩车比达到1:1.1;从全域、全局的高度统筹考虑、整体谋划,加强全市充(换)电设施发展的顶层设计,建立覆盖全域的充(换)电服务网络……12月23日,《成都市“十三五”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出炉。《征求意见稿》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未来成都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加强充(换)电基础设施发展,提出了规划。
    在城市核心区,1公里内就能找到电动汽车充电桩——这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去年联合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 年)》提出的目标要求。
    本次成都《征求意见稿》将2020年规划范围划定为成都中心城区,包括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高新区管辖范围及绕城高速路外侧500米生态带以内,以及天府新区直管区等区域。中心城区核心区的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小于1公里,非核心区的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小于1.5公里。
    作为2013年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的第一批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城市,成都近年加快建立完善充(换)电设施服务体系。《征求意见稿》指出,按常规模式发展,至2020年公共充电服务覆盖率达到70%以上,满足至少约12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那么,成都市将如何又好又快地建设充(换)电设施?《征求意见稿》特别提出构建可持续的投融资模式:引导国企、民企、私人业主等多方参与充(换)电设施建设,创新形成以社会投资为主体、政府投资为补充的投融资架构,支撑充(换)电设施健康发展。

先有车还是先有桩?期待成都答案

blob.png

   现状:成都电动汽车保有量太低
    据《成都市“十三五”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底,成都市电动汽车为6840辆,成都市域范围内共建成各类充电桩1701个,另有电池配送站9个,公交无线充电站1个。
    解读这组数据:电动汽车与充(换)电设施的配置比例约为 4:1;充(换)电设施的服务能力明显不足。“在现阶段,我认为成都在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方面与北京、上海等国家中心城市还有一定差距。”环球车享首席市场官黄春华如是分析。但另一方面,成都市电动汽车保有量仅为几千辆,本身就缺乏规模化发展的基础。据上海市公共充电桩建设推进联席会议办公室透露,上海市2016年累计推广应用各类新能源车超过9万辆,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约5.4万个,桩车比从去年的1:2.7提高至1:1.7。正因上海电动汽车保有量高,企业建桩积极性也高,进入了良性循环的快速发展态势。

    先有车还是先有桩?这类“鸡生蛋”的问题已被国内其他大城市破解。
    在上海,2013年1月23日,上海地方政策(即《上海市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试点实施暂行办法》)落实后第一辆电动汽车向用户交车,首块免费新能源汽车专属牌照同时送出。在当年上海私车牌照拍卖价格飙升至7.5万元、二手车牌价格突破8万元的情况下,一张免费新能源汽车专属牌照尤为抢眼。由此,上海电动汽车和充电桩市场获得高速发展。
    在深圳,今年9月,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市财委发布《深圳市2016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在深圳购买新能源汽车能享受国家和地方补贴,还能享受免购置税并且单独摇号(基本上摇就中签)上牌等优待。现在,在深圳上“绿牌”,车主可以采取“50选1”的方式挑选心仪的车牌号,市民从现场选号、制作到最后的安装全程仅需要1-2个小时并可将车牌领回家。最新消息,就在本月,上海、南京、无锡、济南、深圳5个试点城市率先启用象征“绿色身份”的新能源汽车号牌,绿色与白色相间,辨识度更高;同时,新能源车不受尾号限行的交通管理措施的限制,拥有更大的通行便利。未来:政策+共建+共享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底,成都市汽车保有量达389万辆,仅次于北京,成为全国第二大汽车保有量城市。而伴随着环境、雾霾问题突显,庞大的燃油机动车污染已成为城市重要污染源,提高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刻不容缓。
    私家车主有需求。“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地方可以充电。”成都的电动汽车车主李云表示,因为害怕在路上抛锚,他只有去熟悉的位置才敢放心地开这辆电动汽车,“去陌生区域要提前规划好路线”。
    电动汽车租赁平台急剧扩张。今年,EVCARD、盼达用车等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平台纷纷进入成都,对充(换)电基础设施需求急剧加大。“今年9月入驻成都市场以来,环球车享EVCARD投入电动汽车300辆左右,截至目前,已有12000多个会员,每月产生 8000个-10000多个订单,每月订单量和会员数呈两位数增长。”黄春华告诉四川日报记者:“目前我们的分时租赁网点有150多个,随着平台在成都市场的快速发展,扩建更多的电桩车位是当务之急”。
    充电桩企业也看好成都未来市场。第十六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前夕的11月2日,青岛特锐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与成都市政府签署了《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战略合作协议》。该公司旗下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生态“特来电”将携手联盟中其他企业,用三到五年时间打造出大成都区域的“两公里智能充电圈”。   

    当下,除了政策问题,电动汽车推广应用面临的市场问题是什么?盼达用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充电桩的铺设在大范围内是否均匀,这将是解决消费者由传统动力汽车转向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现在的充(换)电站运营单位,长期各自为政,缺少共享信息平台。另一方面,成都已经出现公共充电桩闲置等问题,黄春华建议,相关部门可以考虑向分时租赁企业开放一定比例的公共充电桩,不仅能提高公共充电桩的使用率,减少电桩运营维护企业的后顾之忧,也能够解决分时租赁企业当前扩展服务网点的迫切需求。
    成都雅骏新能源汽车董事、副总裁范永军建议:“如果能建立起像银联一样的机构,实现充(换)电站一卡通用,统一结算,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将大大提升,电动汽车也会更容易普及。”


本组稿件由 本报记者 杨晓 赵泽宇 鞠艺 采写

办公地址:中国 · 成都 · 金牛区蜀兴西街36号 四川国际商会会馆10-12层

联系电话:(028)68909113

办证咨询:机关本部(028)68909185 政务中心服务点(028)67831630

传       真:(028)68909100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367号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四川省委员会 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00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