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印度独立后经济有较大发展。农业由严重缺粮到基本自给,工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自给能力较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业发展迅速,占GDP比重逐年上升。印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重要出口国。
1991年7月开始实行全面经济改革,放松对工业、外贸和金融部门的管制。1992~1996年实现经济年均增长6.2%。“九五”计划(1997~2002年)期间经济年均增长5.5%。“十五”计划(2002~2007年)期间,继续深化经济改革,加速国有企业私有化,实行包括农产品在内的部分生活必需品销售自由化,改善投资环境,精简政府机构,削减财政赤字。实现年均经济增长7.8%,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2006年,推出“十一五”计划(2007~2012年),提出保持国民经济10%的高速增长,创造7000万个就业机会,将贫困人口减少10%,大力发展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保力度。2011年8月,印计划委员会通过“十二五”(2012~2017年)计划指导文件,提出国民经济增速9%的目标。
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2009年下半年以来有所好转。2012/2013财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注:根据印度中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按当前价格计算。):
国内生产总值:100.3万亿卢比(约合1.84万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5%。
国民总收入:827666.5亿卢比(约合15187亿美元)。
人均国民收入:68747卢比(约合1322美元)。
货币名称:印度卢比(Rupee)。
汇率:1美元=54.5卢比(2012年4-2013年1月平均值)。
通货膨胀率:7.55%(2012年4月至2012年1月)。
失业率: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