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由中国贸促会主办、四川省贸促会和中国贸促会投促中心共同承办的“优化营商环境线上政企对话会(四川专场)”成功举行。记者了解到,本次对话会是中国贸促会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举办的首场此类活动。四川省作为外商投资的重要地区首次参与举办。
据了解,优化营商环境政企对话会是中国贸促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的年度重点活动,今年首批举办3场。本次活动在北京和成都分设主会场,与会嘉宾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交流。中国贸促会、四川省政府和四川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德国、奥地利、瑞士等驻成都总领事馆,中国欧盟商会、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英中贸易协会、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大韩贸易振兴公社,飞利浦、沃尔玛、家乐福等66家外国机构和知名外资企业代表等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陈建安在致辞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给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国际贸易投资合作面临困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稳外资、稳外贸工作,组织本次政企对话会,就是希望搭建一个在华外资企业与四川省有关部门直接对话的平台,交流现阶段企业在华经营状况,反映相关问题和诉求,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更好实现合作共赢。
陈建安表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的势头没有改变,中国已经连续两年进入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经济体行列。
陈建安说,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机遇还有很多,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庞大消费群体,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向好态势持续巩固,被抑制的国内市场需求将稳定快速增长。中国政府正采取一系列提振内需的举措,积极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推动形成国内大市场。此外,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不断增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具有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仍将是全球企业投资的热土。党中央、国务院最近下发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进一步畅通要素流动渠道,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在此背景下,在华外资企业必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前景可期。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降幅低于全国3.8个百分点;1—4月,四川省新增外商投资企业219家、增长31.1%;1—5月,四川省货物贸易进出口3012亿元、增长22.3%,高于全国18.2个百分点,规模居全国第八位,增速居全国第二位;新增市场主体增长28.1%,全省经济企稳回升。
四川省副省长李云泽表示,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营商环境的优化。据了解,近年来,四川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不断发力,一方面坚持把审批往下放,深化投资审批改革,报建审批事项缩减近40%。同时坚持把改革往深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进证照分离和多证合一,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省设行政性事业收费仅保留2项。此外,四川坚持把服务往优推,加快建设政务服务体系,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中心,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立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李云泽说,下一步四川省将着力在提升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水平上下功夫,坚决破除制约发展的障碍藩篱,完善市场有序、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的机制体制,把四川打造成为营商环境高地、事业发展福地。
与会外资企业结合自身经营发展,就四川省相关产业规划、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政策等提问,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卫生健康委、医疗保障局、生态环境厅等部门代表现场作出回应。
对于四川省改善营商环境的努力,外商代表给予了肯定。中国欧盟商会西南分会主席保罗·塞维斯表示,作为在成都经营超过17年的外商投资企业合伙人和总经理,他深切地感受到四川省营商环境的显著改善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庞大机遇。英中贸易协会中国区总裁赵汤也表示,四川是片充满机遇的土地,政府重视为企业提供支持,近年来营商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相信在成渝“双城经济圈”概念下,未来市场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