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首页> 经贸资讯 > 经贸资讯

信息服务

对接全球新规则新标准,不断推动国际贸易制度、管理和服务创新: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高层次协同开放

来源:中国贸易报 发布时间:2023-12-07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我国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增长极和动力源之一。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对长三角区域对外开放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强调,长三角区域要积极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推进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改革经验互学互鉴和复制推广,努力成为畅通我国经济大循环的强大引擎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

“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积极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肖文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地理位置看,长三角区域位处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交汇点,是畅通国内国际大循环的枢纽节点,承担先行探路、引领示范的重要作用。从经济发展看,多年来,长三角区域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保持在1/4左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同时,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高地,是我国参与全球协同创新产业体系的前沿阵地,承担着科技和创新开路先锋的重要使命。最新数据显示,长三角区域研发投入强度高达3.01%,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三成。

“推动长三角区域高层次协同开放,不仅利于推动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也有助于长三角进一步联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辐射带动全国经济增长。”肖文说。

在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韩剑看来,总书记这次在座谈会上强调,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这对长三角区域高水平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我国开放的前沿,长三角的改革开放还需进一步向纵深拓展,既要内部通过协同不断提升其参与国际大循环的能力,同时也要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助力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升级为国家战略五周年。2022年,该地区进出口总额占全国35.8%;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全国40.1%……五年来长三角对外开放蹄疾而步稳。

“长三角推进对外开放取得了丰硕成果。”肖文表示,一方面,对外开放制度不断完善优化,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例如,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五自由一便利”制度型开放体系基本建立,以共建“一带一路”为统领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另一方面,对外开放的多层次体系不断完善,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都加入了自由贸易试验区“朋友圈”,同时依托各类特色园区,跨境电商、保税贸易等新型贸易方式发展迅速。

肖文表示,随着全球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长三角区域正积极对接全球新规则新标准,不断推动国际贸易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成为全球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新高地的潜力不断显现。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长三角也将为我国提升在全球贸易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长三角三省一市应如何携手共进、积极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所长薛天航建议:一是强化长三角区域政策的顶层设计,加强三省一市的政策沟通与协同。打破长三角区域要素流动制度性壁垒,促进金融资本、科技人才的跨区域流动。二是推动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平台先行先试,试点对接相关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积极对标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协定,在长三角开放平台进行试点,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率先与国际接轨。三是注重三省一市服务业产业政策、开放政策与服务贸易政策的协调联动。把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与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协同起来、一体谋划。同时,要加强基础配套,为服务贸易发展营造良好配套环境和制度。四是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提升长三角对外资科技创新的友好度,降低外资在华科技创新、专利维护的成本,加大长三角对重点科技领域国际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引进支持力度。

安徽省商务厅厅长方旭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沪苏浙交流合作,协同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协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推动长三角优势产能、优质装备、适用技术和标准“走出去”,以长三角高层次协同开放助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联动接卸”是海关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点举措,实施“联动接卸、视同一港”整体监管,货物出口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为长三角出口企业带来全新便利体验。目前,“联动接卸”已在长三角12个港口复制推广,可压缩境内段50%的运输时间和30%的物流成本。据了解,南京海关将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区域海关协同治理机制,加强区域海关的联系配合与资源共享;优化推广“联动接卸”“离港确认”“铁路快速通关”等监管模式,支持铁海联运、内支线河海联运、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等物流模式,畅通长三角区域港口群内循环。


办公地址:中国 · 成都 · 金牛区蜀兴西街36号 四川国际商会会馆10-12层

联系电话:(028)68909113

办证咨询:机关本部(028)68909185 政务中心服务点(028)67831630

传       真:(028)68909100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367号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四川省委员会 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0067号-1